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索额图有个外号——“三只眼”,所谓“三只眼”,意思是说大清官场里的各种犄角旮旯事儿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与洞察官场百态相匹配的能力,是索尔图可以将朝廷上下所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履历全部熟记在心。
一次朝堂之上,康熙偶然间提起了索额图这个外号,并让他讲一讲姚启圣的故事;果然,索相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听完他的一番介绍,姚启圣为官的形象顿时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清代的三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有好事者估算过,目前在任副部级以上干部大概是3000人左右(含副部级,不含副部级待遇,不含军队)。
至于说康熙年间的清朝,具体人数不太好计算,但几百人的三品官总是要有的,几十年轮换下来数量同样不少。
尽管人数众多,但混过仕途、尤其是混过组织部门的朋友其实能够体会到,剧中对索额图的这种设定绝非是艺术夸大。
现实官场中,的确有人能够做到将几百上千份的简历装入脑中,宛如一本“官场活档案”。
如果大家脑海里的简历足够多、足够细,至少能够收获以下几点:
1、人物之间可能的“交集”。
比如:同一个班子共事过,上下级共事过,地理上的临县、临市共事过等等。
2、不易发现的尊卑秩序
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几位同志的职级是差不多的,但如果对每个人的简历都了然于胸,尽可能追溯久一些,或许会发现其中隐藏的尊卑秩序。
比如哪一位是大家的“老领导”,曾对某某有过知遇之恩等。
大家看的简历越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功人士的履历中往往有几处明显的“跃迁点”。
什么是跃迁点呢?
正如一个人一生中的绝大多数财富是凭借一次或几次关键交易获得的一样,仕途中的成功者,往往是多经历了几次“破格提拔”或者“时代机遇”。
如果从踏入仕途开始画一张折线图,那么这张图里的折线会有几次明显的斜率突变。
年轻人们一起踏进官场,有的飞黄腾达,有的索然度过一生,究其原因,差距并不在于日复一日的努力程度,而是因为前者在仕途中多了几次“质的飞跃”。
“跃迁”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从而脱离原先的运行轨道。
一般来说,普通人想要成为官场中的幸运儿,通常得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起点高。
A君是在省委办公厅开启的仕途,B君在县委办公室开启的仕途,祁同伟是在乡镇司法所开启的仕途,这便是起点高低不同。
“起点”这个东西是很难追的,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赛道和上限。
抛开下基层锻炼的特殊情况,新公务员录取到一个县局/区局里,上限大概就是局长、镇长或者街道主任,几乎不可能逃脱出县这一层级的束缚。
框架所限,非能力原因。
第二个特征是领导赏识。
大家纵览简历,尤其是市局、县局一级官员们的简历,他们的仕途中往往只有那么一次或两次跃迁。
有的是遴选考录,有的是援疆援藏,有的是特殊机遇……跃迁的原因五花八门。
凭借着一两次机遇,局长完成了对仅靠熬资历上升的副局长、科长们的超越。
但如果想要再往上走,一直当幸运儿,在自身过硬的同时必须得有“后劲儿”——此时就会出现一股“固定的力量”,不能再是五花八门,碰运气。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种“固定的力量”主要是靠领导赏识,与领导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是秘书群体。
一批年轻人同时被分配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李达康服务的领导后来脱颖而出,仕途的跃迁于是李达康年纪轻轻就被外放县长,之后一路做到吕州市长。
尽管在吕州市长任上与老领导关系闹僵,但年富力强封疆大吏的身份已然确立,成功跨过了最艰难的启动阶段。
最后一个特征是历史机遇。
所谓历史机遇,即在仕途生涯特殊的几年里,凭借某些时代背景完成对同僚们的超越。
纵览建国后的仕途故事,在九十年代之前,这种涉及“时代背景”的历史机遇比比皆是。
正因如此,才会经常出现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年轻干部”,而他们的背后,是恒河沙数般的人做了“分母”。
总而言之,人事即政治,仕途跃迁从来都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