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嘉宾共话台湾校园民谣之美
新民晚报讯(记者李一能)《踏浪》《外婆的澎湖湾》《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龙的传人》《乡间小路》……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上世纪7、80年代台湾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凝结着海峡两岸几代人的共同回忆。8月22日,由上海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发展研究会(海民会)主办的两岸研讨会“台湾校园民谣之美:传播与青年交流”在上海戏剧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台湾知名民谣音乐人叶佳修、李建复等来到现场,与两岸青年、音乐人共话台湾校园民谣之美,探讨如何用民谣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台湾校园民谣之美:传播与青年交流”研讨会在沪举办李一能摄
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纪念台湾校园民谣兴起50周年暨传入大陆45周年。1974年,台湾青年歌手叶佳修以一首《踏浪》开校园民谣先河,随后李建复、蔡琴、罗大佑等同一风格的青年创作歌手不断涌现,旋即使台湾校园民谣这一纯真深情的艺术形式冠绝当时的流行乐坛。上世纪7、80年代是台湾校园民谣的顶峰时期,有3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问世并流行。1979年,台湾校园民谣通过电台广播节目开始传入大陆,逐步掀起传唱热潮,经久不衰,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岁月。
叶佳修总结了台湾校园民谣在两岸深受欢迎的原因,一方面是当代知识分子集体投入传承文化的风潮,两岸嘉宾共话台湾校园民谣之美曲能朗朗上口、词则雅俗共赏;另一方面是两岸同文同种,因此这些作品能在青年中迅速获得共鸣并快速传播。在谈及他所创作的诸多“传世经典”时,叶佳修表示作为一名创作者,下笔时随时要明确所服务的人生观。如何用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歌词来展现亲情、乡愁、家国情怀这些能够引发听众集体共鸣的情感,是他在创作2000多首曲目中每次都会思考的问题。
台湾音乐人叶佳修李一能摄
台湾校园民谣是否还能再现全盛时期佳作井喷的盛况?李建复认为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和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表达自我,更喜欢在某一细分领域找到同好,而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李建复认为,大趋势是年轻创作者会变得越来越小众,而那些脍炙人口,能“一首歌打动所有人”的作品也会出现,但频率会变得比较低。
台湾音乐人李建复李一能摄
“我们也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校园民谣一直都是在进步发展的。”叶佳修说,校园民谣的本质还是年轻人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青春的故事似曾相识,只是主角一直在轮换,每一代年轻人都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讲述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可能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叶佳修认为,不要用他们这代人的作品去定义未来的校园民谣,要鼓励年轻人去大胆创作,对他们的创新探索也要报以欢迎支持的态度,在这一方面,两岸也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
海民会会长高美琴表示,台湾校园民谣并不仅仅描写校园生活与青春驿动,更不乏抒发思乡与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至今在两岸民间有着深深的共鸣。“台湾校园民谣刚传入大陆时,海峡两岸隔绝已久,这一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音乐传播现象,在客观上成为了两岸交流的前奏,并促使两岸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日渐兴盛。”高美琴认为,这充分说明艺术传播是无法阻挡的,两岸民间交流也是无法阻挡的。举办此次活动,回顾校园民谣在海峡两岸传唱的过往,有利于理解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影响,推动两岸青年的交流融合更加深入。
本次研讨会属于海民会策划发起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校园民谣进校园”的重要内容。该活动已通过专家组评审被列为市政府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并被纳入市台办“两岸青年活力嘉年华”的总体安排。